跳至主要内容

2018.10.24 黃興財:本是同根生 獨中勿為招生惡鬥

培中黃興財執行長。
(本報美里24日訊)一年一度的小六評估考試落下了帷幕,獨中招生擂響了戰鼓。培民中學自10月起即正式進入了學校的招生期,系列招生活動更已如火如荼地展開中。然而,隨著生活成本不斷上漲及各校間的激烈競爭,導致獨中路越發難走。

招生期惡意詆毀

面對如此窘境,培中黃興財執行長有感而發的表示,自他加入培民中學的大家庭后,發現獨中之所以會面對上述窘境,乃因各校獨中雖都隸屬董總体制下,但多是各自為政,少有聯系、交流与合作。甚至每每只要是進入招生期,各校更是會為了招得學生而互相批評、貶低或惡意詆毀,以致各校長期都處在一個惡性競爭的關系中。

有鑒于此,黃興財語重心長的表示,各校獨中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面對辦學路艱困的情況下,獨中更應團結一起,互相幫助与合作,而非孤軍作戰,斗得你死我活。

因為在無政府常年固定撥款津貼的情況下,各校僅憑著一校的力量是難以持之以恒的;唯有各自自發性的相互合作,取長補短,才能達致雙贏局面,越辦越好。

幸有華社站一起

慶幸的是,在獨中路越發難走及各校孤軍奮戰之時,華社各界依舊不离不棄地給予獨中大力支持;未來只要華社依舊能与獨中站在一起,并做最大的后盾,深信再艱難、再孤獨的辦學路,獨中都有信心克服困難并越辦越好。

黃興財亦以培民中學為例,他表示培中正是因為靠著華社長年不离不棄地給予支持,方使培中能從過去創校之時,借三會所為臨時課室的8班小學校發展至今日25班的規模,加上培中又一直秉持著“不爭不斗”、“安分守己”和“与人為善”的包容之心,促使培中在不斷提升和精進自己的同時,亦能与他校維持緊密合作又良性競爭的友好關系,如近期培中便走訪了古晉中華一中及詩巫公教中學進行了友善的交流与拜訪。

簡言之,在獨中路不易走的窘境上,獨中更加要求同存异,和平共處,一同合作尋找共識,一同維護獨中的多樣性,如此我國獨中才能百花齊放,共創璀璨的明天。

承認統考不明朗

黃興財續表示,如今面對政府承認統考文憑的不明朗化,各校獨中除了更應該統一課程,确保一致性外,亦須适時加強國英語的教授。因為我國是多元民族國家,是以獨中的辦學方針和原則不能愈走愈僵化,各校在強調母語(華語)為主的同時,亦須兼顧國英語;只要辦學方式和理念不違背辦學原則,任何變化和調整都是可以被接受的。

因為獨中若繼續固步自封,不与時俱進,將會被世界淘汰、被社會唾棄,所以現階段獨中有必要再重新審視辦學方式和理念,以及統一辦學口號;唯有這樣,才能令獨中得以擺脫山重水复,迎來柳暗花明。

黃興財表示,自打其進入培中后,亦發現培中到處彌漫著中華文化的內涵与元素,并且培中在育人子弟上,更是強調和首重學生“品德修養”的學校,這是有別于其他國中或多源流學校的地方,也是培中最引以為傲的特色。

此外,培中因不在國家教育体系下,故在擬定發展策略上,都具備了絕對的靈活性和伸縮性,只要校方認為是合适的抑或是對學生有利的,均可直接做出調整和采納;完全不受教育部、教育政策的限制,無形中給予了培中辦學者极大的方便和靈活性。

展望未來,黃興財期望培中可以繼續堅持做好九點,即一、繼續提升學術成績与師資水平和專業;二、加強學生輔導、升學輔導的力度;三、繼續緊抓品德教育,先求做人,再求成績;四、貫徹教學与資訊科技的結合,讓教与學更具互動性和創意;五、兼顧体育競技的發展,令學生達致身心平衡、身心健康、文武兼修的全方位人才;六、持續提升各軟硬体設施与教師薪金和福利;七、給予學生更多舞台,激發學生的自主性;八、開辦体驗式或操作式課程,貫徹教材從課本衍生到課外,將學習移出課堂的理念;九、繼續加強各校間的友好合作關系,共建雙贏之效果。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