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2019.11.15 林思健:憲法保障 多源流教育不容挑戰


陳長鋒醫生(左6)代表聯邦政府移交30令吉的撥款給美里培民中學,由署理董事長陳則勝(右5)代收,林思健律師及眾董事在場見證。
[培民中學新聞資訊] 詩華日報 (剪报)
(本報美里15日訊)林思健上議員說,多源流教育是憲法賦予的權利,任何人都不能挑戰或藐視憲法的權威。 

上議員林思健出示憲法條例,
力證多源流教育是憲法賦予的權利。
中央政府內閣早前已決議積極捍衛母語教育在聯邦憲法的地位,華小和泰米爾小學的地位受到聯邦憲法第152條文保障。 

他解釋,憲法已賦予各族人民學習、傳授、使用和發展母語教育的權利,無論是執政政府或反對黨,都不容質疑憲法賦予多源流教育制度的地位。 

林思健上議員今早在培民中學會議室,與培中董事進行交流會致詞時這樣指出。出席者包括埔奕區州議員陳長鋒醫生,署理董事長陳則勝等人。 

培民中學昨早與國會上議員林思健、
埔奕區州議員陳長鋒等人進行一項交流會。
立國時已存在 林思健說,大馬立國來都有華小、泰米爾小學、獨中的存在,一直都沒有被質疑和責問,聯邦政府對華小和泰米爾小學的資助也沒被質疑,突然出現向法庭申請挑戰華小和泰米爾小學違反聯邦憲法。 

希盟政府會與各個方面配合,捍衛母語教育的存在,不僅會通過法律渠道處理,還會積極與各方面溝通與聯繫。 

“我們也不能夠忽略與友族交流,我們要讓他們了解,我相信友族會認同的,因為過去61年來,他們對華小和泰米爾小學的存在也沒有問題,因此沒有理由現在會反對。” 

他提醒,不應讓一小撮人左右大局,影響整個輿論,應該與各方面交流聯繫,爭取與希盟政府及華社有相同立場,即母語教育是憲法擬定的基本權利,不應該成為問題來破壞國民團結。 

林思健強調,中央政府與華社等方面當然是要捍衛母語教育,但不要採用對抗對立,要積極交流和聯繫,包括與友族和東馬其他族群,達成捍衛母語教育地位的共識。 獲友族同胞肯定 根據數據顯示,在我國目前超過1290所華小60萬學生總數當中,有15%即大約8萬名學生並不是華裔學生,這證明我國多源流教育的制度,也深受友族同胞肯定,成為他們的選擇之一。 

同時是砂希望聯盟秘書的林思健相信,如果有友族家長將孩子送入華小,怎麼可能會覺得華小或泰米爾小學的存在威脅國民團結。 

他表示,在法律管道方面當然是要積極跟進,除了董教總外,政府扮演最重要角色,因此將會與政府律師,總檢察長聯繫,履行應該的任務和工作。 

他指出,自希盟政府執政後,在2019年就破天荒,首次撥款1200萬予61間獨中;而在2020年財政預算案中,不但繼續撥款給予獨中,更增加多300萬,換言之,我國的61間獨中將可在2020年中獲得總共1500萬令吉的款項。 

除此之外,華中的撥款也增加了500萬令吉,從2019年的1500萬令吉撥款,增加到2020年的2000萬令吉撥款。 他說,這意味著獨中和華中的撥款明年是大增800萬令吉。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