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2025.01.22 培中雙軌班畢業 蘇慧瑱美國唸心理學

蘇慧瑱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的米勒斯維爾大學(Millersville University)攻讀心理學專業。

(( 詩華日報 (剪报))

(22日訊)近年來,培民中學憑借其三語教育特色和獨特的雙軌制度,成為眾多學子通往國際高等教育的橋梁。該校通過中文、英文和馬來文的教學平衡,結合完善的課程設計和優秀的英語師資,使學生在扎實掌握母語的同時,也能擁有卓越的英語能力。


這種多語言教育背景讓培中學子在國際教育體系中具備強勁的競爭力,湧現出一批成功邁向海外深造的典範,其中便包括蘇慧瑱。

蘇慧瑱小學畢業於珠巴中華公學,被培民中學的雙軌制度與豐富的華樂活動深深吸引,毅然選擇加入雙軌班,並於2020年完成高中課程。如今,她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的米勒斯維爾大學(Millersville University)攻讀心理學專業。

雙軌課打下扎實基礎


談及培中的教育,蘇慧瑱充滿感激地說,培中的教育對她的成長幫助很大,尤其是雙軌制度讓她能夠同時掌握統考與大馬教育文憑的課程內容,這不僅為她的大學申請提供了更多選擇,還培養了她的批判性思維和嚴謹的學習態度。

在美國的課堂中,教授更注重學生的原創性與獨立思考能力,而這種教學模式與中學階段強調標準答案的應試教育形成鮮明對比。蘇慧瑱感到,正是在這種轉變中,她找到了更大的自信和發揮空間。


原創想法受尊重


在適應大學生活的過程中,蘇慧瑱也面對著西方教育體系帶來的新挑戰。她提到,美國大學對學術研究、作業質量及論文原創性的要求更高。

“剛開始時確實有些不適應,但大學教授和同學都很樂意提供支持和幫助。這裡很看重學生的個人見解與創新,哪怕只是一個原創想法,也會受到尊重和鼓勵。”這種開放和包容的學習環境,讓蘇慧瑱在學術發展上獲得了更大的動力。

蘇慧瑱印證了培中雙軌制度的優勢,以及其學生在國際舞台上的潛力。通過學校教育與個人努力的相輔相成,她不僅克服了語言與文化的挑戰,更在心理學這一領域找到了屬於自己的方向,這是培中學子在多語言教育背景下邁向國際的又一範例,也為更多獨中生打開了通往世界的大門。


评论